最近一段时间,网易考拉很烦,因为一件加拿大鹅的衣服,网易考拉陷入的信任危机。
2018年12月,有一个女士在网易考拉购买了加拿大鹅中长款女羽绒服,花费5567.04元。收到货后发现做工比较粗糙,衣服上有多处线头,就将衣服的防伪标识、Logo、产品商标等多张照片发至加拿大鹅官方验假网站,进行认证,
结果,这位女士收到官方回复考拉所卖的这件羽绒服为假货。之后后于考拉客服多次沟通,直至1月3日都没有解决,于是通过投诉平台投诉变成大新闻。
网易考拉回应,商品采购链可靠,不是假货,让这名女士把衣服给杭州的一家公证处,并且表示愿意去加拿大验货,对赌货品真伪,真货则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费用,消除影响。假货则由网易十倍赔偿,包来往费用。
消费者在衣服已经邮寄出去的情况下,当然不同时这个解决方案,双方僵持不下。
而就在此时,又有一名女性用户在网易考拉购买了加拿大鹅,然后发函询问官方,被认定是假货。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网易考拉很头疼。
电商的真伪问题,是一个多年的痛点,但是搞到现在的地步,整个网易考拉平台都被质疑,这不仅是痛点问题,是网易考拉处理出了问题。网易考拉犯了什么错误呢?我们来看一下。
一、重要的是什么?
网易考拉定位是跨境电商,它进入电商领域比较晚,业务规模也比较小,所依托的是网易的声誉和历史。网易作为PC互联网时代四大门户,邮箱数量已经有超过9亿。基于大家对互联网巨头的信任,大家对网易考拉海外直采的真实度有信心,一些高端用户愿意通过网易考拉购买海外货物。
这个事情纠纷的开端,其实并不是货物的真假问题,而是消费者对货物品质的质疑。因为花费5567.04元。收到货后发现做工比较粗糙,衣服上有多处线头,消费者才会去发邮件验证真伪。
在得到加拿大一方假货的恢复后,消费者对货物质量提出质疑,这是12月份的事情。
对于网易考拉来说,消费者对货物质量提出质疑,进而去验证是否假货,网易考拉应该意识到,这个事件对网易考拉的信任程度是一次重大挑战。网易考拉应该做的是先满足消费者需求,然后慢慢自查这个事情。
但是,网易考拉生硬的拒绝了消费者的需求,导致事态扩大。
当这个新闻见诸网络的时候,无论网易考拉如果说明自己的供应链没有问题,消费者也会质疑网易考拉货物的真实性。
在1月份事件曝光后,第二名消费者的出现,说明网易考拉已经开始被广泛质疑,去验证的消费者可能不止这两个,后续还会有情况。
网易考拉在事情的开始,没有认识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
二、无诚意的补救措施
对于消费者的质疑,网易考拉给出的解决方案,是要求客服把衣服寄送到公司所在地杭州的一家公证处,而非用户所在地北京,这本身就增加了用户维权的成本。
后来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对赌方案,网易愿意让用户一起去加拿大厂房认证真伪,但是如果认证为真,要求费用让用户自己出。
这个方案显然是没有诚意的,用户为了一件5000多元的羽绒服,肯把衣服寄送到杭州某公证处,已经是很配合工作了。
因为用户已经承担了长途异地寄送,货物被调包的风险。而到了杭州之后,网易再提出去加拿大高成本认证,还是对赌方案,这是在给用户下套。
衣服已经不在用户手里,用户冒很大风险去加拿大,有可能自己承担全部费用,还要消除影响,用户当然不干。
即使衣服没有送走,就在用户手里,用户也犯不上为了一件5000多元的衣服,跑一趟加拿大。
网易考拉给出来的解决方案,是没有诚意的,努力提高用户的维权成本,这个意图是让用户维权呢?还是让用户因为高成本放弃维权呢?
三、网易考拉错在哪?
对于消费者来说,习惯于一分钱一分货,遇到高价的衣服有瑕疵,很自然会联想到假货。互联网电商因为买卖分离异地,消费者疑虑更重一些,这是正常的。
事实上,对于商品,特别是进口商品,高价低质是可能的,海外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会推高价格,但是不会提升品质。
而当用户发邮件验证真伪,厂家倾向于把低品质产品认定为假货。依据是图片,而非其他信息。
网易考拉收到用户投诉后,在调查了自己的供应链之后,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。
消费者高价购买的进口加拿大鹅存在质量瑕疵,消费者不满意,网易考拉应该尽量满足消费者需求,同时向加拿大方求证消费者核实的情况,如果产品确实是加拿大鹅方面的问题,那么网易除了补偿消费者,还应该对消费者解释,并且协调加拿大方面告知消费者真相,真品是如何认定的,质量瑕疵是怎么出现的,照片辨别真伪的邮件是怎么回复的。
而网易考拉简单粗暴的拒绝客户要求,提出把衣服送到杭州的公证处,然后提出高成本的加拿大验货方案,这种做法等于向公众公示,在网易考拉购物,你想要维权成本是极高的,这种做法无疑是极其错误的。